看漫画 首页 syosetu kakuyomu 搞笑吐槽 seednovel Web轻小说 syosetu 日本轻小说 15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一卷 第二章 赤岭攻防战

作者:毛利志生子 字数:21117 更新:2024-02-23 14:36:03

<p>隔天一早,翠兰被人与马匹慌乱踩踏的脚步声吵醒。躺在她身旁的是一头柔软卷发盖住脸庞的朱璎,她正用不安的眼神看着翠兰。</p><p>帐篷中,凝结的冷空气依然昏暗,看来尚未日出。</p><p>「别担心,朱璎,我出去看看情形。」</p><p>翠兰下了床,整理好衣服后走出帐篷。</p><p>东边的天空已散发出黎明的淡淡光辉,平原却依然沉浸在白色的晨雾中。她好不容易才将雾中走动的人与马的影子看清楚。</p><p>如果随意进入这一大片浓雾之中,说不定会被惊慌的马匹踢中。</p><p>但是翠兰依然焦急地跨出了脚步。</p><p>尽管开口闭口都是公主,道宗却未向她报告队伍中的异状。</p><p>毕竟自己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所以也不能怪他没尊重自己,但是毕竟自己也算是构成这支队伍的「主因」,多少也该及时向她报告状况吧</p><p>还是说,凡事都想知道的翠兰很奇怪?所谓的公主,难道要像落入水里的花朵?抑或如风一般虚无飘渺地存在就行了吗?</p><p>开什么玩笑!</p><p>翠兰将松开的腰带重新绑好,迈入雾中。此时她听到了振翅声,一个柔软的东西擦过她的脸颊掉在地上。</p><p>捡起来一看,是一根偌大的咖啡色羽毛。</p><p>似乎有鸟类在雾中飞翔。</p><p>当翠兰用手指转动羽毛时,桑布扎由浓雾的另一端出现。</p><p>「公主殿下,您醒了啊。」</p><p>「这骚动是怎么回事?桑布扎大人。」</p><p>听到翠兰这么问,桑布扎耸了一下肩。</p><p>「好像是脚夫们偷了行李逃走了。」</p><p>「怎么可能」</p><p>「是真的。」当翠兰叫出声的同时,背后传来慧的回答。</p><p>慧从雾中现身,脸色看起来比平时更加苍白,不过他的皮肤原本就很白晰,所以这说不定只是翠兰自己想太多。他那剪短的金发上沾附着水滴,散发出细致的光芒。</p><p>「刚才确认完毕了。宫女也逃走了四个人。」</p><p>慧的声音中不带任何感情。</p><p>「总之,已派使者到鄯州去了。无论他们要往哪儿逃,一定都得先回到鄯州的镇上,因为他们需要先把带走的行李换成金钱。」</p><p>「马匹有被偷走吗?」</p><p>「我们的大约被偷走了四匹,吐蕃的马则没事。」</p><p>「那几位宫女是被脚夫带走的吗?」</p><p>「不是,是她们自己想逃走的。宫女们都在同一个帐篷内休息,要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女人带出来,还要不被其他宫女发现是不可能的。而且她们是靠自己的脚跑走的。」</p><p>「是这样啊」</p><p>听完慧的话,翠兰点了点头。</p><p>作为宫廷的女性员工,宫女的身分还分为好几种。这次翠兰所带的宫女之中,绝大部分都是未曾见过公主容貌的官婢(宫廷的奴隶)。</p><p>这些官婢之中,包括了因为遭到连座处罚而被剥夺市民权的良家子女,还有被拐骗卖掉的地方豪族之女。尽管受过高等教育也熟知各项礼仪,不过她们到死也无法离开皇宫。</p><p>这次的吐蕃之行,虽然让她们怨叹不已,最后却演变成了千载难逢的脱逃机会,这似乎也不值得稀奇。</p><p>同样身为奴隶阶级的脚夫就更不用说了。</p><p>「看来情势似乎相当不稳定啊。」</p><p>听到桑布扎蕴含着笑意的声音,翠兰松了一口气。因为厌恶去吐蕃而逃亡一事,对吐蕃人而言自然是个侮辱。</p><p>但是,桑布扎的表情看来反而挺轻松的。</p><p>「请不用担心,公主殿下,吐蕃也有侍女喔。」</p><p>桑布扎轻笑着从翠兰他们身边离开。</p><p>一行人自营地出发时,已经是中午的事了。现在人数锐减,队伍大半是由士兵所构成。会逃走的人,都是因为不知道进入吐蕃后还会遇到什么状况才会这么做的。昨天被卷入轿子翻倒事件而受伤的脚夫,几乎都已经逃走了。</p><p>天空与昨天正好相反,布满了乌云。</p><p>被灰色云朵所遮盖的天空虽然看不到闪电,但是饱含湿气的强风吹拂着草原,周遭弥漫着即将要下雨的味道。</p><p>「好像会下雨呢。」</p><p>跟在翠兰身后的慧,一个人嘟嚷着。</p><p>从后面跟上来与慧并排同行的桑布扎,却用充满自信的声音否定了慧的猜测。</p><p>「不会下的,请放心。」</p><p>翠兰从他们两人的对话之中想起了一件事,于是将视线朝向与桑布扎同乘一匹马的朱璎。与她四目相接的朱璎稍微侧了一下头,露出了浅浅的微笑。</p><p>她应该也想起了翠兰祖父的事吧。</p><p>一旦下雨,商队就无法移动,而翠兰家的生意也会暂时变得清闲,因此翠兰的祖父决定下雨的日子就在家里打牌,而这也包含着要招待留宿家中的商人之意。</p><p>实际上,翠兰并不觉得祖父是真心想招待客人,他总是喜欢认真决胜负,不但毫不客气地赢客人。有时为了获胜还会要点小手段。</p><p>『喂,朱璎,帮忙占卜一下吧。』</p><p>每当遇到要作决定的危急状况时,祖父总会向朱璎求救。</p><p>而见多了这种状况的朱璎,则会非常干脆地拒绝。</p><p>『来不及啰,老爷。决断力也是实力的一种唷!』</p><p>每当听到他们两人套好的对话,桌前的商人们总会笑得合不拢嘴。而翠兰最喜欢一边听着他们的声音,一边眺望外头的雨烟。</p><p>当然,雨如果下太久也是很恼人的。翠兰的工作是帮忙照顾商人们的马匹,这种时候即使帮满身大汗的它们洗澡,也几乎干不了。也有些马匹还会因运动不足而发胖,导致身体状况变差。</p><p>即便如此,偶尔来场雨也能为身心带来放松的机会。</p><p>「如果喀鲁大人在的话,就可以确实判断是否会下雨了。」</p><p>桑布扎沉稳的声音,将翠兰从回忆中拉回现实。</p><p>「我们的宰相大人,可是预测天气的行家喔。」</p><p>「那就是魔术的真相吗?」</p><p>翠兰这么一问,桑布扎的脸色抹上了些许阴影。</p><p>「现在的天气不适合谈论魔术,待云散开、天气晴朗之后再说吧。」</p><p>留下这句话的桑布扎策马前进,到队伍前方去了。</p><p>即便翠兰想问慧,他也骑着马退了下去。</p><p>为何大家都走了?翠兰正觉得可疑的时候,由前方而来的道宗将马骑到她身边。</p><p>道宗向翠兰致歉。他白色的胡须正随风摇动着。</p><p>「今早由于臣的监督不周,让大量的叛徒溜走了。前去追捕他们的命令下得太晚,导致连一个叛徒或是任何被盗走的物品都没能取回来」</p><p>「这不是道宗大人的责任啦。」</p><p>翠兰以不介意的口气回答。</p><p>他应该道歉的对象是吐蕃王。</p><p>以及唐朝皇帝李世民。</p><p>也就是掌握了这支队伍最前端与最后方的两位领导者。</p><p>「昨天发生的事,堤-涩鲁大人也已经知道了,道宗大人不用担心会被吐蕃王责备;就算是皇上,应该也不会把自己挑错人这件事怪罪到道宗大人身上。」</p><p>「诚恐地为臣的失误」</p><p>道宗没有对翠兰的挖苦感到生气,而是神情萎靡地将头低下。<span id="chapter_last"></span><p>任吧。所以会这么爱面子也是无可厚非。</p><p>「昨天我问过堤-涩鲁大人了,那座山是日月山吗?」</p><p>用这个问题代替饶恕的话语,翠兰指向耸立在前方的山峰。</p><p>道宗有气无力地笑着并眯上双眼。</p><p>「日月山吐蕃的人们好像都是这么叫的,不过,唐人们称它为赤岭。我在五年前,曾奉皇上之令越过那座山。」</p><p>「是为了战争吗?」</p><p>对于翠兰有点顾忌的问法,道宗扬起了下巴。</p><p>「没错。不过对手并非吐蕃,我们是前去讨伐吐谷浑。」</p><p>「吐谷浑」</p><p>『河原并非吐蕃,而是吐谷浑的领地。』</p><p>昨夜道宗拼命强调的话,再度在翠兰耳边响起。</p><p>「吐谷浑是怎样的国家呢?」</p><p>翠兰不直接问为何在河源举行婚礼对大唐帝国是屈辱,只是希望道宗能告诉她事情的梗概。唐周边的小国多如繁星,想要详细了解唐与每一国的关系是很困难的,但是她仍希望避免听到道宗身为唐朝武将所说的片面之词。</p><p>「吐谷浑是游牧民族的国家。」</p><p>胡须随着微风摇晃的道宗开始讲述。</p><p>「百年前,听闻它是支配了从这一带到赤岭那端被称为青海的地区的大国,甚至连通往西域的玄关口阳关都在其势力范围内。但是后来逐渐衰退,如今已退化成一个小国。会演变成如此,全因三代前的国王杀了与隋朝同盟的兄长并夺取王位,甚至还将兄长之妻的隋公主据为已有。」</p><p>「与兄长的妻子再婚吗?」</p><p>「是的。身为弟弟。无论兄长的生死,本来就应该对兄嫂心存敬意才是,然而他却将其纳为已有,因此听说公主的父亲隋文帝非常震怒。」</p><p>接下来道宗停了下来,看得出他稍有犹豫。</p><p>翠兰明白道宗踌躇的理由。</p><p>正如他所说,在汉人的观念里,嫁过来的女子就是家族的一分子,所以就算是与丈夫死别,也不应该与流有该家族血脉的人再婚,这等同于近亲相好,是被视为违背人伦的行为。</p><p>但是游牧民族却有着这样的习惯,当继承父兄的财产之际,会将除了生母之外其余的女子全部接收,成为自己的妃子和小妾。</p><p>这也是汉人讨厌游牧民族的理由之一。</p><p>然而在十四年前,这种禽兽不如且被众人所鄙弃的行为,现任唐朝皇帝李世民也曾做过。他将弟弟元吉的正室杨氏变成自己的爱妾。</p><p>「惹火隋文帝的吐谷浑王后来怎么了?」</p><p>翠兰催促他继续讲下去,道宗似乎松了一口气地继续说道:</p><p>「五年前,他被向唐朝表示臣服之意的儿子顺殿下杀了。」</p><p>「也就是说,那位顺殿下取下父亲的首级自立为王啰?」</p><p>「这个嘛吐谷浑内部分为亲唐派与反唐派,即位后的顺殿下,不久后也被杀害了。现在的国王是顺殿下之子诺曷钵殿下。」</p><p>「那位诺曷钵殿下是与唐朝敌对的吗?」</p><p>翠兰问完,道宗以不悦的表情摇摇头。</p><p>「诺曷钵殿下是唐的同盟者。他的父王顺殿下也曾长期待在汉人的土地,还曾经受封辅佐皇帝,因此身为他儿子的诺曷钵殿下不可能与唐朝敌对。」</p><p>「但是,吐谷浑内部还是有反唐派存在对吧?」</p><p>「对,问题就出在这里。」</p><p>道宗的声音转为强硬。</p><p>「吐谷浑先王顺殿下宣告即位当时,对于他与大唐帝国结盟不满的弟弟尊王,也自封为吐谷浑王。」</p><p>「意思是指,有两个吐谷浑啰?」</p><p>「正是如此。待尊王过世后,其子马札多哥可汗也继承了其父的脚步。」</p><p>「而『河源』是马札多哥可汗所统治的土地对吧?」</p><p>总算讲到重点了。翠兰点了好几次头,在心中玩味着这个终于引导出来的答案。</p><p>恐怕这个由马札多哥可汗所统治的吐谷浑,是将吐蕃作为后盾吧。</p><p>然而唐朝却只认同由诺曷钵统领的吐谷浑,并不承认马札多哥可汗。</p><p>大唐帝国绝对不能承认马札多哥可汗。说它是大国也好,小国也罢,吐谷浑的领土所在之处只要稍微再向外延伸一点,就会抵达西域了。</p><p>倘若吐谷浑的领土全部归马札多哥可汗所有,日后大唐帝国恐怕就无法与吐蕃争夺西域的利益了。</p><p>没错在松州被吐蕃击溃时也是如此。李世民在觊觎攻下西域的机会。</p><p>那时正好是镇压住隋末时期的内乱,国力达到鼎盛之时,李世民冀望能将从大食与天竺得来的利益,全部存进国库内。</p><p>为此,他想要攻打高昌国。那是距离大唐帝国前进西域的玄关口玉门关非常近、并且对唐朝采取反抗态度的绿洲王国。</p><p>两年前的李世民为了完成这个目的亟欲出兵。</p><p>吐蕃侵略松州这件事,对他而言只是件芝麻小事。</p><p>然而,又无法就这样舍弃松州。</p><p>杀了皇兄篡位的李世民,最害怕的莫过于被盖上没有资格当皇帝的烙印。大唐帝国的人民会认可他为皇帝,是因为他乃平定内乱的英雄,也是回复了唐朝国力的政治家。</p><p>李世民唯有在战争中不断获胜,才能显示自己的正当性。</p><p>为了出兵西域还是夺回松州而烦恼不已的李世民,吐蕃此时提出与公主和亲的要求,对他而言正是场及时雨,更何况对方还愿意称臣。</p><p>于是,翠兰被选中了。</p><p>这是基于唐朝的社会规范「结婚最重要的是门当户对」。</p><p>既然觉得吐蕃是臣下,那直接说因为我也是臣下之女不就好了?</p><p>翠兰没好气地想着。</p><p>另一方面,她也能理解为何李世民不愿惹恼吐蕃的原因。</p><p>那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翠兰本身也是因为不想惹李世民生气才愿意伪装成公主,因为李世民拥有将翠兰全家冠上莫须有之罪的权力。</p><p>「倘若在河源举行婚礼的话,就代表我大唐帝国承认了马札多哥可汗所统治的吐谷浑,对吗?」</p><p>翠兰认真地询问道宗。</p><p>留着山羊胡的老将陷入了思索,在短暂的沉默后,摇了摇头。</p><p>「其实并没有这么严重。」</p><p>「那您昨天说的并不对啰?」</p><p>「是的。后来臣思考了一下,听说马札多哥可汗的母亲是吐蕃王的姊姊。利用这层关系的话,或许就可以把吐谷浑的国名问题从这件事里剔除了,毕竟对丈夫的姊姊尽到应有的礼数,对汉人而言也是种美德。」</p><p>这种虚假的美德有用吗?想反问的翠兰,努力地不将这句话说出口。</p><p>微风吹动的发丝轻拂着翠兰的脸颊。</p><p>被风吹到冷得回过神的翠兰一抬头,瞬时有一道朱红色的光如箭矢般射入眼睛。</p><p>不知从何时开始,道路变得非常倾斜,原本应该还很远的山峰已经离他们很近。尽管陷入相连山峰间的太阳已失去了上午的热度,却依旧散发出让人无法直视的光芒。</p><p>翠兰身边的风景正变换成深沉的色彩。</p><p>日正当中的溽暑如今隐藏到影子里,傍晚时分的寒气静静地从马蹄下窜起。</p><p>待翠兰发现时,背着佛鑫的阳善正在取下她的马辔。</p><p>翠兰对她在马上打起盹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立即开口道歉:</p><p>「抱歉让您费心了。」<span id="chapter_last"></span><p>心力全都白费了。」</p><p>翠兰也以苦笑回应阳善充满笑意的牢骚。</p><p>她最初并没有考虑让僧人同行,是吐蕃的宰相喀鲁向她提出建议的。吐蕃并没有佛教,然而他建议如果想要有心灵的支柱,最好向皇上拜托,让僧侣加入和亲的队伍之中。</p><p>虽然他讲得也不是很清楚,但是翠兰与大多数的唐人一样,同样会去庙里拜拜,对僧人也抱持着尊敬之意。如果佛教就此由自己的人生中消失就太可悲了,因此翠兰考虑向李世民提出让僧人同行的要求。</p><p>但是另一方面,她认为同行者少一点比较好。</p><p>因为被命令一同前往吐蕃的人们,想必会表现出相同的激烈不满,而且,她总觉得喀鲁只是在哄她罢了。</p><p>「我不需要僧人同行。」</p><p>听到翠兰这样回答,喀鲁问她为什么?</p><p>翠兰稍微想了一下,好不容易才挤出毫无破绽的回答。</p><p>「吐蕃应该也有各位尊信的神明吧?我决定信那位神。」</p><p>听到这个答案,喀鲁退让了,他在口头上表示同意。</p><p>过了几天,当翠兰得知依然会有僧人一同前往吐蕃时,不知为何感到有点挫败。</p><p>不过现在她却觉得有阳善等人同行实在太好了。</p><p>这个队伍中并没有医生。</p><p>僧人虽然并非医生,却比一般人拥有更广泛的知识。</p><p>尽管大部分的人都逃走了,但是受伤的宫女与脚夫有获得妥善的治疗,让翠兰感到十分放心。</p><p>「脚夫他们的伤势如何?」</p><p>「很幸运地,并没有人骨折,也没有人受到内伤,大家都算平安,还有力气将供应的食物通通吃个精光。」</p><p>「这样吗?太好了。」</p><p>翠兰放心地松了一口气,感到不可思议的阳善眯起了眼睛。</p><p>「说到这儿,那位脚夫究竟讲了些什么?」</p><p>「啊,您是指脚被抓住的事吗?」</p><p>昨天听到阳善说的话时,翠兰并不明白他的意思。</p><p>如果是横躺着或是在水中就算了,走在草原正中央居然也会被谁抓住脚就算真的有人被抓住脚,应该也不会被其他人注意到,而这个被抓住脚的人,恐怕会因此被后面走来的人或马踩扁吧。</p><p>面对陷入沉思的翠兰,阳善开始发表高见。</p><p>「我觉得是幻术,因为我听说吐蕃有被称为魔术师的人」</p><p>「嗯,我也有听说魔术师这件事。」</p><p>「虽然不太了解详情,不过我想应该是像道士或方士一样,能操弄鬼神或使用妖术的人吧。如果是这种人的话,要抓住脚夫的脚也不是不可能。」</p><p>「但是抓住脚夫的脚要做什么?为了让宫女和脚夫他们受伤吗?」</p><p>「这我也」</p><p>阳善一时语塞。</p><p>翠兰也对自己居然想从他身上得到答案一举感到不好意思。</p><p>魔术这个罕见的名词是属于吐蕃人的,不过他们并不想提这件事。就算假定吐蕃王身边的人对与公主和亲一事抱持不同意见,对阳善而言,也只不过是在某个未知国度所发生的事情罢了。</p><p>阳善退下之后,这次换慧的马与翠兰并行了。</p><p>「你和那个白和尚在讲啥?」</p><p>面对慧唐突的提问,翠兰投以严厉的视线。</p><p>「他不叫白和尚,要叫他阳善大人。」</p><p>「真烦哪,我最讨厌和尚了,总是说些自以为是的话,什么忙也帮不上。」</p><p>「阳善大人可是帮了很多昨天意外受伤的人喔!」</p><p>「然后那些人夹着尾巴跑了,根本不算帮到忙。」</p><p>慧啐了一声,将眼光移向前方的山峰棱线。</p><p>「话说回来,前面好像开始扎营了,今天似乎是要在山腰架帐篷。」</p><p>「如果能跨过这座山就好了。」</p><p>「那样的话,应该就会在下坡路的山腰上扎营吧。」</p><p>言外之意就是反正结果都一样。听到这句话的翠兰的双颊涨红了。</p><p>突然,她感到有道如剌般锐利的眼神注视着她,因而抬起头来。</p><p>视线是从正面山坡上的棱线中射来。</p><p>翠兰抬起手遮住夕阳,寻找视线的主人。</p><p>但是夕阳依旧令人目眩,她无法直视那个方向。因强光而渗出的眼泪,让眼前的山脊和走在前头的马儿尾巴都变得模糊了。</p><p>「怎么了?翠兰。」</p><p>翠兰没有回答一脸担心的慧,反而挥鞭策马前进。</p><p>昨天她感觉到有人在看她这件事,算是当作自己多心。</p><p>但是这次的视线并不是自己想太多。</p><p>虽然不清楚这个视线下隐藏了什么样的意图,不过确实有活生生的人在注视着她。</p><p>随着马鞭挥下,马匹重重地迈开脚步向前狂奔。</p><p>伴随着马蹄声,一阵烟尘扬起。</p><p>「等一下,翠兰!」</p><p>不顾慧的阻止,她骑着马冲向棱线那端,队伍里的人无一不对翠兰投以讶异的眼神,而久未体验的疾风吹抚着她的颈项。</p><p>转瞬之间,翠兰忘却了自己最初的目的。</p><p>她想要就这样一直奔驰下去。</p><p>而此时,神秘的视线也消失了。</p><p>如今在山峰棱线之间的,只有火红的巨大夕阳。追过来的慧与停下马的翠兰并排,小声地嘀咕着。</p><p>太阳比预期中还早下山,一行人就按照预定在山腰度过夜晚。</p><p>虽然人数比前一天少了许多,但是和昨夜相比,显得格外安稳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p><p>吐蕃的仆役们开始架起帐篷,唐朝的士兵们各自准备铺设地铺;有空的人则帮忙生火,在大锅里烧水煮汤。</p><p>「桑布扎大人真是一位奇妙的人呢。」</p><p>阳善递给翠兰一碗盛了汤的碗,并小心翼翼地说道。</p><p>「哪里让您觉得奇妙?」</p><p>接过碗的翠兰回问阳善。</p><p>今晚他们选择围在炉火边,喊着腰痛的朱璎则在帐篷里休息,虽然翠兰想要照顾她,不过朱璎表示想一个人静一下。</p><p>再者,总是很啰唆的道宗建议翠兰今晚与大家同席。</p><p>说不定是因为他被傍晚突然骑马狂奔的翠兰吓到了吧。</p><p>而道宗现在正与吐蕃的大臣们在同一个帐篷里讨论事情。</p><p>也就是说,现在没有人盯在一旁监督。</p><p>或许是因此而放松的关系,所以阳善的口吻也轻松了起来。</p><p>「桑布扎大人问了我各式各样的问题,看来他好像很在意脚夫所说的话,不过我还是无法相信魔术这类的事。」</p><p>「不过,地方不同,住的人也不一样喔。」</p><p>往翠兰身边靠的慧,一边站着喝汤一边插嘴。</p><p>「住在汉土的人们所不知道的幻术或鬼神也是存在的吧?」</p><p>慧挂在腰间的长剑前端轻轻顶到了阳善的肩膀,拥有端正容貌的青年僧侣皱了一下眉头,稍微往旁边移动。</p><p>「啊,抱歉。」</p><p>明明就是故意做出这种讨厌的行为,慧却装出不好意思的表情道歉。</p><p>阳善则以微笑接受了他的道歉。</p><p>「说到这里,公主殿下傍晚时分是打算要往哪儿去呢?」</p><p>「那时候有人在山顶上。」</p><p>翠兰压低声音回答。</p><p>听到答案的阳善,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span id="chapter_last"></span><p>也一样吧。也就是说有可能他并没有看到公主殿下和队伍,只是单纯站在那里而已吧?也有可能是被风吹动的夏草或是野兽之类的在那里。」</p><p>「说得也是。」</p><p>「可是,游牧民族的视力很好。」</p><p>相对于表示同意的翠兰,慧在一旁提出反驳。</p><p>「他们没有文字,所以不看书籍。相反的,他们必须保护广阔草地上的家畜不受野兽侵害,因此他们拥有能看清远方事物的优越视力。」</p><p>「这样的话,可能是吐谷浑的人民吧。」</p><p>听到翠兰小声地说,阳善露出了笑容。</p><p>「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毋需担心了,因为吐谷浑是臣服于大唐帝国的国家。」</p><p>一说完,阳善便神色匆匆地离开了营火。</p><p>目送阳善的背影,慧在批评之中混着叹息声。</p><p>「白和尚果真是个怪人啊。」</p><p>翠兰一边露出苦笑,一边盯着熊熊燃烧的柴火。</p><p>被红色火焰所包围的薪柴,不时飘散出细长的白烟,如同红玉般闪闪发光。翠兰在不知不觉中被晶莹剔透的红色、以及点亮周围的金色吸引住。</p><p>就在此时</p><p>火焰中心有什么东西在动。</p><p>在有生命的物体绝对无法生存的灼热空间里,「那个东西」正在蠢蠢欲动。</p><p>一开始看起来像是个不太自然的黑色小树枝。</p><p>但是,渐渐地可以看出那是个人的形状。</p><p>可以站在手掌上大小的迷你人影「那个」的四肢激烈地摆动着,像在跳舞。</p><p>除了翠兰之外,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异象。</p><p>「慧!」</p><p>翠兰用近乎哭喊似的声音呼喊着慧。</p><p>然而她却没有发现,她无意识遮住嘴巴的双手盖住了自己的声音。</p><p>翠兰想站起来逃离发生在眼前的怪异现象,可是她的双脚就像是被钉在地面上一样,动弹不得。</p><p>在火焰中心跳舞的人影,急速地变大。</p><p>「快过来!」</p><p>慧抓住翠兰的手臂,用尽全身的力量拉走她。</p><p>紧接着</p><p>舞动的人影增大到仿佛要冲破天际。</p><p>里头装着汤的大锅不断往上冒,最后被往上窜起的双手弹开飞向空中;烧得火红的薪柴也四处飞散,掉落在营火周围的人们头上。</p><p>大家惊慌失措地不断叫喊,争先恐后地想逃离这个突发意外。</p><p>「朱璎在帐篷里!」</p><p>「不行!!别抬头!」</p><p>慧用斗篷紧紧包住翠兰的头以及她脑海中的疑问,下一瞬间,他几乎是用扛的将翠兰扛离那个现场。</p><p>这段时间让人感觉好像有一辈子那么长。</p><p>当翠兰被放到岩石后面,重新将视线投向发生异变的地点时,她发现自己已经在离营地很远的地方。</p><p>黑影舞者已经消失。</p><p>散落在地上的薪火在黑暗中闪闪发亮。</p><p>纷乱走动的士兵们声音此起彼落;从帐篷中冲出来的武将不知道异变发生的原因,慌张地要求了解状况;而藉由其它的营火,也映照出在混乱中茫然伫立的宫女身影。</p><p>「回去吧,慧。不去救朱璎的话」</p><p>「等一下,翠兰!」</p><p>慧拦腰抓住摇晃着身体想站起来的翠兰,并粗暴地将她拉了回来。</p><p>就在翠兰心中燃起反抗之心的瞬间</p><p>忽然有好几座帐篷着火了,士兵们的口中再度发出惊叫声。</p><p>但是士兵们并没有前去灭火,反而像在驱赶什么东西似地挥舞着手脚,其中也有人拔出剑在空中乱砍。</p><p>可是士兵们的周围并没有任何东西。</p><p>尽管如此,却有边抓着胸口边惨叫倒下的士兵出现。</p><p>也有试图骑马逃离营区的人,却在还来不及跑远,就从未装马鞍的马背上跌落,一动也不动了。</p><p>「怎么回事」</p><p>「把头低下!!」</p><p>慧怒斥着压下翠兰的头。</p><p>她反抗着那股力量,从岩石后方探出身子。</p><p>这回是真的有人在棱线那方。</p><p>这么想的瞬间,有一群骑马的人伴随着撼动大地的轰隆声,从斜坡上冲了下来。</p><p>这群人既无旗帜,也没有排成任何队形,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阻碍到相互的前进动作,全速冲入营区。</p><p>这场突如其来的奇袭,让原本就处于慌乱状态的士兵们更加无法应付。</p><p>大家乱成一团左闪右逃,完全没有尽到护卫的责任,几乎全都作鸟兽散了。</p><p>而骑马的那群人则在慌乱的士兵们之间纵横穿梭。</p><p>薪柴的余火在马蹄的踩踏下,余灰四处飞散。他们不时让马匹巨大的臀部互相碰撞,而原来应该生性胆小的马匹们,立即安静地听从鞍上主人的指示。</p><p>他们每个人都很熟练驯马的技巧。</p><p>「看来他们并非盗贼之流啊。」</p><p>慧自言自语着。</p><p>头被压低的翠兰,以嘶哑的声音问慧:</p><p>「不是盗贼是什么」</p><p>「如果知道的话,就不用躲在这种地方了。」</p><p>慧立刻反驳翠兰急昏头的发问。</p><p>紧接着,夜晚的平原上响起了如丝绸撕裂般的细微惨叫声。</p><p>「不是我」断断续续的声音穿过了喧闹声传到翠兰这边。</p><p>「朱璎!」</p><p>翠兰挥开慧的手,从岩石后方跳了出去。</p><p>即使翠兰感觉到慧想从后面抓住她的手却扑了个空,她并不予理会。</p><p>那群人离开了营区,直奔山顶。</p><p>翠兰看到了在他们之中</p><p>不对,不是看到,而是她感觉到。</p><p>朱璎被抓上马带走了</p><p>在这种地方如果被不知名的人掳走,恐怕再也无法见到活蹦乱跳的朱璎了。</p><p>总之得去把朱璎抢回来!翠兰焦急地想着。</p><p>她跑回营区,抓住身边一匹马的缰绳,一口气跃上马背。</p><p>虽然没有安上马鞍,不过只要有缰绳的话就有办法骑。</p><p>以掌代鞭给予马肩一击后,受到惊吓的马儿立即顺从翠兰的指示,开始追赶抓走朱璎的那群人。</p><p>想要追上早已跑远的马群并非难事,因为落单的马为了追上同伴会拼命地跑。</p><p>问题在于任凭马儿追赶的翠兰,究竟该如何应付这无法预料的状况呢?</p><p>如果马匹不幸被石头绊倒的话,她就会有从马背上被抛到前方的危险。</p><p>如果和马一起摔倒的话,也会被马匹直接压在下方。</p><p>不过翠兰并没有一边确认路况一边前进的时间。前方的马群宛若飞行般地快速前进,感觉好像只要稍一松懈,他们就会立即消失在黑暗之中。</p><p>他们一口气街上斜坡、越过山背的马群,离开了道路,奔入左手边的岩石地带。</p><p>翠兰也驾马跟在后面。</p><p>左右耸立着高大岩壁的捷径被巨大的岩石遮蔽,因此月光照不进来。想要穿过这片漆黑之地着实需要异于常人的勇气,不过现在可没有时间犹豫不决了。翠兰奋力抛开恐惧感,穿过捷径。</p><p>翠兰不知道自己究竟骑了多久。</p><p>当身上开始冒汗之际,耳边传来了伴随着夜风、如同漩涡般的水流声。<span id="chapter_last"></span><p>那边去。</p><p>处理好马匹的翠兰,藏身在树丛后方窥视敌人。</p><p>身穿异国服装的六、七名男子熟练地下马。</p><p>「替公主殿下升火!」</p><p>其中一名男子以冷静的口吻命令其他人。</p><p>凭着这一句话,翠兰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了。</p><p>男子刚才说的是吐蕃话。</p><p>「坦凯鲁,把所有的毛皮都盖上去,为公主准备座位!」</p><p>「不知道她要不要来点酒呢?唐朝的服装看起来好像很冷。」</p><p>在迅速准备升火的男子旁边,那名叫做坦凯鲁的男性一边铺着毛皮一边问道。</p><p>「这样啊」抱着朱璎的男子,自言自语地说着。</p><p>没多久,小小的营火升了起来,映照出朱璎苍白发抖的身影。</p><p>「朱璎」</p><p>翠兰咬着唇,目光如炬地盯着那群男子。</p><p>他们穿着宽松袖子的衬衣与皮制上衣,以及到小腿肚的皮制长靴,其中也有人披着毛皮。从他们的服装来看,果然是吐蕃人。</p><p>翠兰其实并不清楚吐蕃人的装扮。</p><p>但是他们的打扮与桑布札所展示的传统服装非常类似。</p><p>不过就算知道他们是吐蕃人也没什么用,现在最需要的是剑,翠兰对于自己居然空手追着他们而来感到无比懊悔。</p><p>可能的话,真希望立刻冲出去把朱璎救回来。</p><p>可是手上连把剑都没有,她不认为自己有办法同时打倒这么多人。</p><p>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武功高强的样子。虽然体型各不相同,却没有一个人有多余的赘肉。整体而言,他们都很高大,而且动作灵敏。</p><p>虽说如此,也不能一直这样从容不迫地观察对方。</p><p>翠兰看不出他们的目的何在。</p><p>等到朱璎发生什么事的话就太迟了。</p><p>翠兰挺直焦躁不安的身躯。</p><p>就在这时,从身后有只手伸过来掩住了她的嘴巴。</p><p>「完了。」翠兰全身冒出冷汗。</p><p>「嘘,安静。翠兰,是我。」</p><p>耳边传来慧压低的声音。</p><p>又惊又喜的翠兰安心地瘫坐下来。重新打起精神,转过身去的她,看到的是慧充满愤怒的睑。</p><p>「为什么要这么乱来」</p><p>「我只是来救朱璎而已!!」</p><p>「妳打算一个人对付七个人吗?」</p><p>「有慧在的话就不是一个人啦。」</p><p>翠兰用歪理强辩着,并再次将视线投向男子们那边。</p><p>河边的营火与地铺已经整顿好了,站在中央的男子正在与朱璎说话。</p><p>「大唐帝国的公主殿下,首先为我们的冒犯向您致歉。」</p><p>男子以怪腔怪调的汉语对他抱在怀里的朱璎说道。</p><p>「请您毋需担心,我们不会伤害您的。」</p><p>「看来他们并不打算伤害她喔。」</p><p>慧拉起翠兰的手腕,要她回去。</p><p>但是翠兰挥开他的手,否定慧乐观的想法。</p><p>吐蕃男子向朱璎提出「希望您不要逃走」的忠告,并将她的脚放到地上。</p><p>此时,无力的朱璎瘫软在地上。</p><p>「朱璎!」</p><p>翠兰一边叫喊着一边由岩石后方冲出去。</p><p>「笨蛋!!」</p><p>慧气急败坏地喊着,也跟着冲了出去。</p><p>想当然尔,男子们的视线全都投向了翠兰与慧,不对,大部分的视线都集中在慧身上。大概是因为他配着剑,一副武将装扮的关系吧。</p><p>位于中央的男子再度抱起朱璎,丝毫无半点不安地问道:</p><p>「你们是公主殿下的臣子吧?」</p><p>「你又是谁」</p><p>翠兰怒火中烧地反问回去,眼光急忙地扫过聚在一起的男子们。</p><p>这群人之中个子最小的是谁?</p><p>年纪最轻、无法在战场上自立的人是哪一个?</p><p>他们每个人都缠着皮制的腰带,上头配了大小两把剑。现在的翠兰需要武器。</p><p>慧察觉到了她的意图,向前踏了半步。</p><p>「利吉姆殿下,这两个家伙是胡人吧?」</p><p>另一个男人以半身掩护住抱着朱璎的男子利吉姆并开口说话,他手中握着弯曲的短剑,接着另一位男子也站到前面来了。</p><p>「没错。唐朝的军队里并没有女性武将。」</p><p>听到了这名男子的迅速报告,利吉姆露出了不轨的笑容。</p><p>在营火的照耀下,他那洁白的牙齿在黑暗中发亮。</p><p>「她是公主殿下的侍女。」</p><p>利吉姆从容不迫地下了判断,并询问怀中的朱璎:</p><p>「没错吧?公主殿下。」</p><p>「是的。」</p><p>朱璎以非常细小的声音回答抱着自己的男人。</p><p>「有什么事的话就请找我,请不要对他们出手」</p><p>「能否请您命令他们两人不要轻举妄动呢?」</p><p>「好的。别、别忤逆他们」</p><p>朱璎现在看起来好像快要昏倒了。尽管她比翠兰见过更多世面,但是刚才一直被挟制在疾驰的马上,想必为她的身体累积了不少负担吧。</p><p>翠兰胸中再度燃起了怒火。</p><p>而且这群吐蕃男子,现在居然想将她与慧的双手绑起来。</p><p>正当男子碰到翠兰手腕的瞬间,翠兰反过来揪住他的手腕,并随即将其拧转过来,然后用手肘重击吓了一跳的男子腹部,紧接着再一扫腿,这名太过大意的男子就摔倒在地。</p><p>但是,跌倒的男子马上拔出了剑,让翠兰无法靠近并站了起来。</p><p>其他人见状也迅速拔出了剑,慢慢逼近翠兰与慧。</p><p>慧叹了一口气,拔出剑来。</p><p>一瞬间,周围的空气为之色变。</p><p>「总之,让我们先谈谈吧。」</p><p>慧毫无情感的要求声,与营火的声响重迭在一起。</p><p>吐蕃男子们静默以对。</p><p>「听得懂我说的话吗?」</p><p>慧问了抱着朱璎的男人。</p><p>他没有回答,但是从表情看来,可以得知他是听得懂汉语的。</p><p>翠兰认为对方并不想谈。他们运用了奇怪的幻术让唐朝士兵们陷入混乱,还侵入营区将朱璎抢走,即使翠兰为了救她而来,他们也没有交还朱璎的打算。</p><p>其他人似乎听不懂汉语,因此毫不掩饰自己的杀气。</p><p>就在此时,离翠兰最近的男子伸出手来偷袭。</p><p>翠兰闪过攻击,并以拳头击中他的膝盖。虽然还不至于一拳定胜负,但是男子随即跌坐在地呻吟着。翠兰趁胜追击,用脚尖朝他的下颚一记上踢,紧接着踩住他的手腕使其无法反抗,并将剑夺了过来。</p><p>男子们一阵骚动。</p><p>「别这样,翠兰!!」</p><p>比慧的制止声还要早一步,翠兰已与另一个男人刀剑相向。她知道正面交锋是赢不了的,因此当对方往前踏了一步挥刀后,翠兰一边承接住对方攻击的重量,一边往对方的胯下奋力一踢。</p><p>这个有点卑鄙的攻击,让男子闷哼一声倒在地上。</p><p>原本以为会惹来一阵怒骂声,然而剩下的男人们全都安静下来并闭紧了双唇。</p><p>翠兰发现,打倒了两个人反而把情况搞砸了。</p><p>可是又不能在此时撤退。</p><p>「把朱璎还来!!有话要说的话就直接讲明白吧!」</p><p>藉由怒吼让自己再一次得到力量,翠兰又往前踏了一步。<span id="chapter_last"></span><p>舱踉。</p><p>在视线的另一头,她看到朱璎被交付给其他男子。</p><p>「曲札利!!别伤了侍女殿下!」</p><p>到刚才为止还抱着朱璎的男子利吉姆,对少年下了命令。</p><p>少年虽然一脸不情愿的样子,但依然迅速将位置退让给一个身型高大的青年。</p><p>「在不伤害她的情况下抓住她!齐夫尔!」</p><p>「这家伙似乎和雪豹一样难抓唷。」</p><p>高大的青年露出自信的笑容,与翠兰展开对峙。</p><p>就在此时,慧从旁边窜入两人之间,一剑砍在青年身上。</p><p>「翠兰,快逃!!」</p><p>「不行,不能留下朱璎!!」</p><p>翠兰跑向朱璎所在的方向。</p><p>刚刚抱着朱璎的男子,背对河流而立。</p><p>那个名叫利吉姆的男人伫立在他的前方,凝视着翠兰的行动。</p><p>他的眼神让翠兰犹豫了那是如同紧盯猎物的猛兽一般的眼神;另一方面又同时存有宛如倒映出月色的夜湖般静谧。</p><p>在那一瞬间翠兰觉得自己似乎犯错了。</p><p>片刻的犹豫让她的动作因此迟钝下来。</p><p>脚步毫不停歇的她,勉为其难地拔出剑来。从未实际上过战场,也不曾斩杀过人的翠兰,这个举动充满了危险。</p><p>「利吉姆殿下!」</p><p>名叫曲札利的少年大喊,接着立刻有空气凝结成的团块击中了翠兰。</p><p>手中的剑因疼痛与冲击而滑落,翠兰就这样往旁边移动了好几步。</p><p>这并非她本身的意愿,而是因为攻击力道的惯性将她挤开,不稳的脚步也迫使她无法中途停住。</p><p>就这样摇摇晃晃被推到河岸边的翠兰,在感到脚下踩空后,被抛投到了空中。</p><p>紧接着,有温热的东西碰到了她的手腕。</p><p>她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确认那是什么。</p><p>哗啦一声,耳边响起了水声,剧烈的疼痛贯穿全身。</p><p>翠兰掉进了河里</p><p>她自己也知道,但是湍急的水势让她完全无法判断自己到底是在水面上还是水面下。因为水温过低的关系,她的手脚也麻痹了。</p><p>尽管如此,翠兰仍努力了两、三次想划动手脚。</p><p>在这片刻,水势无情地冲走她。</p><p>水由口鼻侵入,她的呼吸逐渐困难。</p><p>好难受,翠兰在脑海中闪过这样的感觉,而这个思绪也在瞬间被黑暗所吞噬了。</p><span id="chapter_last"></span>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94
第一卷 人物介绍 第一卷 序章 第一卷 第一章 前往草原 第一卷 第二章 赤岭攻防战 第一卷 第三章 下游之旅 第一卷 第四章 发烧 第一卷 第五章 黑色士兵 第一卷 第六章 两位公主 第一卷 第七章 河源之星 第一卷 后记 第一卷 插图 第二卷 天之玉座 序章 第二卷 天之玉座 第一章 石之城 第二卷 天之玉座 第二章 蜜月 第二卷 天之玉座 第三章 大王的使者 第二卷 天之玉座 第四章 雷鸣之夜 第二卷 天之玉座 第五章 羽翼之下 第二卷 天之玉座 第六章 水晶的启示 第二卷 天之玉座 第七章 祈祷之日 第二卷 天之玉座 后记 第二卷 天之玉座 插图 第三卷 女王之谷 序章 第三卷 女王之谷 第一章 女王来访 第三卷 女王之谷 第二章 冬季生活 第三卷 女王之谷 第三章 前往女王之谷 第三卷 女王之谷 第四章 邂逅 第三卷 女王之谷 第六章 秘宝房 第三卷 女王之谷 第七章 暗夜森林 第三卷 女王之谷 第八章 女神之声 第三卷 女王之谷 终章 第三卷 女王之谷 后记 第三卷 女王之谷 插图 第四卷 龙之凄渊 序章 第四卷 龙之凄渊 第一章 宰相归国 第四卷 龙之凄渊 第二章 魔术之卵 第四卷 龙之凄渊 第三章 花之记忆 第四卷 龙之凄渊 第四章 深夜的暗杀者 第四卷 龙之凄渊 第五章 侍女的下落 第四卷 龙之凄渊 第六章 朱璎的危机 第四卷 龙之凄渊 第七章 再度重逢 第四卷 龙之凄渊 后记 第四卷 龙之凄渊 插图 第五卷 月神之爪 第一章 来自王都的使者 第五卷 月神之爪 第二章 救出女神 第五卷 月神之爪 第三章 告白 第五卷 月神之爪 第四章 宴会之夜 第五卷 月神之爪 第五章 暗杀大王 第五卷 月神之爪 第六章 险峻之城 第五卷 月神之爪 第七章 苍穹之虏 第五卷 月神之爪 第八章 纷乱 第五卷 月神之爪 第九章 宰相的密旨 第五卷 月神之爪 尾声 第五卷 月神之爪 后记 第六卷 河边情话 第一章 盐镇 第六卷 河边情话 第二章 羊毛商人的策略 第六卷 河边情话 第三章 赤兔脱队 第六卷 河边情话 第四章 奸计的理由 第六卷 河边情话 第五章 深夜攻防战 第六卷 河边情话 第六章 拍卖会前夜 第六卷 河边情话 第七章 各自的道路 第六卷 河边情话 后记 第六卷 河边情话 插图 第七卷 目容之毒 一、第三位王妃 第七卷 目容之毒 二、紫檀之毒 第七卷 目容之毒 三、毒之所在 第七卷 目容之毒 四、侍女自尽 第七卷 目容之毒 五、塔布之旅 第七卷 目容之毒 六、神嘱 第七卷 目容之毒 七、利吉姆归城 第七卷 目容之毒 终章 第七卷 目容之毒 后记 第八卷 卧虎之森 序章 第八卷 卧虎之森 一、西方领主 第八卷 卧虎之森 二、重逢 第八卷 卧虎之森 三、摘取药草 第八卷 卧虎之森 四、『森之民』之村 第八卷 卧虎之森 五、桑布扎生还 第八卷 卧虎之森 六、花宫使者 第八卷 卧虎之森 七、被囚禁的侍女 第八卷 卧虎之森 九、各自的归属 第八卷 卧虎之森 后记 第八卷 卧虎之森 插图 第九卷 花阴之鸟 序章 第九卷 花阴之鸟 一、邂逅与再会 第九卷 花阴之鸟 二、前往秦瓦城 第九卷 花阴之鸟 三、雍布拉康之夜 第九卷 花阴之鸟 四、森之馆 第九卷 花阴之鸟 五、密谈的结果 第九卷 花阴之鸟 六、论科尔的秘密 第九卷 花阴之鸟 七、扩散的波纹 第九卷 花阴之鸟 八、铜之棺 第九卷 花阴之鸟 终章 第九卷 花阴之鸟 后记 第九卷 花阴之鸟 插图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